
“应激励年轻人投身中国互联网的新征程ღ★✿。”——2023年1月ღ★✿,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年轻一代互联网人参观中国互联网诞生地时提出期望ღ★✿。
“历史需要记录ღ★✿,技术应被重视ღ★✿。”——2023年7月5日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钱华林在“中国互联网网络基础技术起源及发展”专家座谈会上谈到ღ★✿。
(图ღ★✿:启动仪式从左至右为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ZDNS)主任毛伟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钱华林ღ★✿,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ღ★✿,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裴玮)
8月3日ღ★✿,在第二届下一代DNS发展论坛现场ღ★✿,中国互联网网络基础技术起源及发展大事记(以下简称“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活动正式启动ღ★✿,并推出了《“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征集意见稿》ღ★✿。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家春强调此项活动定位ღ★✿:“中国互联网发展近30年取得了一些成绩ღ★✿,通过‘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回顾过去ღ★✿,是为了更好地规划中国互联网未来30年发展ღ★✿。”副秘书长裴玮介绍ღ★✿,此项活动由中国互联网协会指导ღ★✿、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ZDNS)主办ღ★✿,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30年系列活动之一ღ★✿。
《“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征集意见稿》收录了97项对中国互联网网络基础技术产生重要推动作用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ღ★✿。包括中国互联网协会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ღ★✿、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ღ★✿、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济公活佛4ღ★✿、清华大学ღ★✿、中国移动ღ★✿、中国联通ღ★✿、华为等单位的技术贡献ღ★✿,从网络基础技术视角ღ★✿,展现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欢迎来到拉斯维加斯ღ★✿,ღ★✿。
作为“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主办单位ღ★✿,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ZDNS)主任毛伟提起在编辑大事记过程中的体会ღ★✿:“中国的互联网起源于科技教育界ღ★✿,是科学精神推动了中国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ღ★✿,科学精神造就了开放ღ★✿、平等ღ★✿、共享ღ★✿、创新的互联网精神ღ★✿,这种精神让互联网生生不息ღ★✿、蓬勃发展ღ★✿。”
1994年4月20日ღ★✿,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的历史性时刻ღ★✿,但中国互联网起步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拉斯维加斯首页ღ★✿,国内科研院所面对推动科技进步的需求ღ★✿、技术资源共享的需求ღ★✿,迫切需要连入互联网ღ★✿,促进科学技术共享交流ღ★✿,加快中国科技进程ღ★✿。1989年11月ღ★✿,世界银行贷款的重点学科项目NCFC启动ღ★✿,搭建网络共享超级计算机ღ★✿,但中国连接国际互联网并不在NCFC项目内容中ღ★✿。
没有国际支持ღ★✿,胡启恒院士ღ★✿、钱华林研究员多次赴美国交流表达中国科学院连入国际互联网的诉求ღ★✿,获得国际科学家的支持ღ★✿;没有经费ღ★✿,科技部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以及中国科学院自筹解决ღ★✿;没有政策先例ღ★✿,邮电部大胆创新济公活佛4拉斯维加斯首页ღ★✿、突破政策限制ღ★✿,加快了中国接入互联网这一开创性事项进程ღ★✿;没有技术ღ★✿,钱华林研究员带队为接入互联网进行技术筹备ღ★✿,自研路由隔离广播风暴ღ★✿,反复讨论互联技术方案ღ★✿、进行周密的信道测试和改进ღ★✿。钱华林回忆这段历史时感慨ღ★✿:“第一个做接入互联网工作的难度ღ★✿,非常难以想象ღ★✿。但为后来各家互联网开通国际连接ღ★✿,趟出了一条路ღ★✿。”
“通过‘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的梳理工作ღ★✿,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胡启恒院士说‘中国互联网不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ღ★✿,而是羊肠小道走出来的’”ღ★✿,毛伟说ღ★✿,记录和传承科学家精神ღ★✿,亦是对互联网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激励ღ★✿。
“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提供了另一种观察互联网的视角ღ★✿,在体会中国互联网一路走来的历程中ღ★✿,网络基础技术始终在扮演着守护者ღ★✿、支撑者的角色ღ★✿。以IPv6部署为例济公活佛4ღ★✿,截至今年5月ღ★✿,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7.63亿ღ★✿,用户占比达到71.51%ღ★✿,用户规模位居世界前列ღ★✿。根据毛伟介绍ღ★✿,IPv6进展在“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中体现出多个维度ღ★✿,包括技术创新ღ★✿、技术治理ღ★✿、技术运行ღ★✿、技术应用ღ★✿,这也是为什么“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以这四个维度作为收录的原则ღ★✿。
技术创新伴随中国互联网成长ღ★✿。IPv6技术创新在中国始于1998年ღ★✿,CERNET建成了采用遂道技术的中国第一个IPv6试验网ღ★✿;2001年ღ★✿,启动了从IPv4向IPv6过渡的研究ღ★✿,以及基于IPv6DNS根服务器的研究拉斯维加斯首页ღ★✿。2004年12月ღ★✿,全球最大规模的纯IPv6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建成ღ★✿。随之而来的是IPv6地址管理和溯源系统创新ღ★✿、IPv4向IPv6过渡技术的创新ღ★✿。互联网基础技术创新在持续推进中国互联网迅速发展ღ★✿,截至2008年6月底ღ★✿,我国网民数量ღ★✿、宽带网民数量ღ★✿、国家域名注册量ღ★✿,三项指标均跃居全球第一ღ★✿,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ღ★✿。
技术治理体现中国实践ღ★✿、中国智慧ღ★✿。几乎与此同时拉斯维加斯游戏ღ★✿,ღ★✿,由中国技术专家牵头起草的与IPv6相关的RFC标准也在达到创作高峰ღ★✿。例如ღ★✿,2007年ღ★✿,清华大学关于Softwire的IETFRFC4925发布ღ★✿,成为IPv6过渡技术标准ღ★✿;IETFRFC5219推出互联网真实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ღ★✿,提供安全保障ღ★✿;由清华大学李星教授带领IVI研究团队主导的RFC6052又是新一代IPv4/IPv6翻译过渡技术RFC标准ღ★✿。RFC8416则规范了RPKI(互联网码号资源公钥基础设施)的本地化控制技术ღ★✿,加强路由系统安全基础设施ღ★✿,夯实互联网安全保障……
截至目前ღ★✿,中国已经成为RFC发表数量第二多的国家ღ★✿,尤其是在IPv6相关RFC的制定上影响广泛ღ★✿。值得一提的是ღ★✿,2022年度ღ★✿,华为在IETF贡献的技术标准位列全球新增第一ღ★✿,累计数量位居全球第二ღ★✿。
在迈向IPv6规模化推进的阶段ღ★✿,中国的网络科技工作者在解决网络大国技术问题的同时探索出生动的中国实践ღ★✿,并形成影响全球网络互联互通的规则与标准ღ★✿。正如胡启恒院士所说ღ★✿,“如果把互联网比作一艘大船ღ★✿,我们中国作为后来者ღ★✿,不能只是坐享其成ღ★✿,更应该有所贡献ღ★✿。”
技术运行依托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ღ★✿。网络基础技术的创新应用离不开基础设施承载ღ★✿,中国移动ღ★✿、电信ღ★✿、联通为支撑IPv6推广和服务不断增强网络基础设施能力ღ★✿,为中国用户提供了优秀的互联网基础设施ღ★✿。中国移动通过移动网升级换代推进移动网IPv6产业链成熟ღ★✿,实现了移动网络和IPv6同步发展ღ★✿,并于2023年建成全球最大规模IPv6单栈网络ღ★✿;中国电信创下国内首个在5G网络上的IPv6单栈商用部署案例ღ★✿。三大运营商在承载中国网络基础技术创新应用的同时ღ★✿,也为国际互联网贡献标准ღ★✿,中国移动根据IETF官方统计济公活佛4拉斯维加斯首页ღ★✿,在标准贡献度方面已跃居全球运营商第一ღ★✿。
技术应用面向全球ღ★✿。创新技术深度应用ღ★✿,才能真正迈向中国互联网的未来ღ★✿。为推动IPv6创新技术应用ღ★✿,2003年ღ★✿,由国家发改委等八个部委联合发起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正式启动ღ★✿,标志着我国IPv6的发展征程进入新元年ღ★✿。2008年ღ★✿,CNGI举办成果展ღ★✿,IPv6研究与产业化获得重大突破ღ★✿。同年ღ★✿,北京奥运会ღ★✿,有史以来首次利用IPv6搭建官方网站ღ★✿,成为中国面向全球的一个重要IPv6示范应用ღ★✿;2022年ღ★✿,中国联通将IPv6演进技术首次应用于冬奥会ღ★✿,中国IPv6成果应用向全球展示ღ★✿。
从IPv6发展的视角ღ★✿,网络基础技术体现出对互联网发展的强大推动力ღ★✿。但是如同各种丰富多彩的应用创新并非互联网的全部ღ★✿,一部“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也难以呈现网络基础技术的全貌ღ★✿,“目前推出的征集意见稿并非盖棺定论ღ★✿,在记述方式上ღ★✿,我们提倡以互联网尽力而为ღ★✿、共同参与的方式去记录ღ★✿,不断修正济公活佛4ღ★✿、不断完善ღ★✿,发挥‘大事记’总结过去ღ★✿、面向未来的意义ღ★✿,激励未来更多人投入基础技术发展ღ★✿。”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谈到欢迎来到拉斯维加斯游戏最新官方网站ღ★✿,ღ★✿。“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将开放式面向社会公众ღ★✿,体现互联网广泛参与的特点ღ★✿,网民均可通过《中国互联网网络基础技术起源及发展大事记》信息表ღ★✿,提交信息ღ★✿。
“大事记是一座丰碑ღ★✿,记录了中国互联网繁荣过程中网络基础技术科学工作者的贡献ღ★✿,他们理应被鼓励ღ★✿。”在编撰“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的过程中ღ★✿,毛伟已经开始构思ღ★✿,面对互中国互联网的未来ღ★✿,如何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中国互联网的新征程ღ★✿。“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记录了互联网的进步ღ★✿,在不同发展阶段ღ★✿,网络基础技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贡献也在其中有迹可循ღ★✿。网络基础技术进步ღ★✿,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加入ღ★✿;如同网络基础技术在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ღ★✿,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ღ★✿,年轻科技工作者以技术创新ღ★✿、国际贡献拉斯维加斯首页拉斯维加斯首页ღ★✿,为中国互联网注入活力ღ★✿。
由此ღ★✿,九位中国互联网界专家ღ★✿、学者联合发起了“互联网基础技术贡献奖”ღ★✿,联合发起人有ღ★✿: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启恒ღ★✿、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ღ★✿、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钱华林ღ★✿、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蒋林涛ღ★✿、清华大学教授李星ღ★✿、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马严ღ★✿、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ZDNS)主任毛伟ღ★✿。
在第二届下一代DNS发展论坛期间ღ★✿,首届“互联网基础技术贡献奖”颁发ღ★✿,由五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得济公活佛4ღ★✿,论坛现场ღ★✿,五位获奖人分享了通过科技研发对国际互联网的贡献ღ★✿。他们不为人所熟悉ღ★✿,却对网络基础技术保持不懈追求ღ★✿,保持科学技术求索精神ღ★✿。据主办方介绍ღ★✿,该奖项旨在传承中国互联网开拓者的科学精神和自主创新精神拉斯维加斯ღ★✿,ღ★✿、激励年轻一代加强互联网基础技术研究ღ★✿、推动中国迈向网络强国ღ★✿,重点奖励互联网网络基础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ღ★✿。
首届互联网基础技术贡献奖获奖者为ღ★✿: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姚健康ღ★✿、中国移动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程伟强ღ★✿、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助理教授刘保君ღ★✿、中国移动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程伟强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标准专家周天然ღ★✿、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ZDNS)首席研究员马迪ღ★✿。
五位获奖者代表了更多网络基础技术青年科技工作者ღ★✿,他们的贡献应该被更多人认识ღ★✿。互联网的诞生是各种技术的聚合ღ★✿,互联网的发展得益于科技的进步ღ★✿。“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记录发展与传承ღ★✿;“互联网基础技术贡献奖”将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接过棒ღ★✿,跑好中国互联网网络基础技术接力赛的未来ღ★✿。